鼎城教育科研网 | ![]() |
中学艺术 |
2020年区班级音乐会展示活动小结 今年下期,由教研室、体卫艺股联合组织了一次全区性的班级音乐会展示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了解一个班级在音乐教学中所获得的音乐素养如音乐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创造力等,也看看学生们由此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如班内的团结协作,班与班之间的友谊与奋进。当然,这次活动也是对学校音乐课程贯彻实施的一次检验。 本次活动主要进行了两个阶段,前一段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是校内活动阶段,学校根据文件通知的基本要求开展音乐会并申报区级展示资格。第二阶段是十一月下旬区级展示及评比,区教育局组织评审组下到申报学校进行观看。经过连续四天的展示评比,本次班级音乐会展示如期落幕。综观两个阶段的活动情况,大致有如下一些侧面可供传观。 (一)赞美的话 热情关注,积极行动。据了解,区内各校都得到了本次活动的文件通知,并有所关注。在收到通知后,也有部分学校作出了积极的响应且真正的开展了校级活动,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永安小学,他们开展了全校性展示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此外严家岗小学也让我们看到详细的校级活动开展的情况纪录。 竭力参展,令人鼓舞。申报到区级展示的共有13个班级,都受到学校关注也得到学校一定的支持。各参展班级都努力把音乐会的每个环节做好,如自己准备演出服装、制作音乐会海报、节目单、观看邀请函等都用心之至,竭尽全力。 班味浓郁,情谊深长。所看到班级展示,多是教室即舞台,同学老师即观众;还有的请来了家长和邻班校友观看。如阳明中学、雷公庙中学、斗姆湖中学、常沅小学等就在教室布置舞台,花费不多,班味很浓。这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值得提倡,因为只有因陋就简才切实可行。 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有歌唱、演奏、音乐剧、时装表演、舞蹈、作品赏析、曲艺等。 主题鲜明,元气满满。大多有为自己的班级音乐会命了名,用音乐会传达着班集体的精气神。
既展示民族文化,又洋溢着家乡气息。如区一中古筝伴舞、阳明中学《黄河魂》古筝齐奏,斗姆湖的古筝与书法,善卷中学的《二泉映月》作品赏析无不充满对民族文化的尊爱;如永安小学的《马马嘟嘟起》,武陵小学的《常德丝弦》都是耳熟能详的地方歌谣和曲艺,能够让人回忆起童年的生活,勾起浓郁的乡情。 (二)思考及希望 13场班级音乐会展示都表现得尽力和倾情、团结友爱和奋发向上,让人们看到了学生的对音乐美的追求对学校的生活的热爱,也窥见到学校音乐教学的成效及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理解,着实让人回味并感到安慰。然而,从这次的参展踊跃程度和音乐会的展现形式来看,也难免让当事人产生一些思考。 首先,为何参展单位偏少?活动通知明文倡导所有的单位参加,并未设置门槛,最后40几个学校仅有13个单位参加,远远偏离预期。是不是没有力量?应该不是,据最新统计,全区专业音乐师资有120名之多,比生地史学科师资阵容大。是不是没有时间?也将不是,只占用一节课,也就是利用音乐课就可以。当然不否认排练要精力,但这里只需要将平时音乐课里学到的展示出来即可,那么是不是活动很烧钱呢?作为班级音乐会其要义是“以班为单位,以教室作舞台,以本班学生作演员”,无需大肆铺张。所以说班级音乐会费力费钱是一种误解。 其次,为何器乐演奏在展台寥寥无几且品种稀少?13个单位仅区一中、阳明中学、花船庙小学、武陵小学、善卷中学和雷公庙中学展出器乐,但只限于钢琴、小提琴和古筝和军鼓演奏,而民族的吹奏、拉弦和打击乐器是空白。这一方面表明我区器乐教学尚属短板,也反映了学校对音乐课程标准贯彻不到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里有明确规定,学生能够在每学年学习和选择一种乐器演奏1至3首乐曲(其实际情况如何还有赖于详细了解)。 音乐会的余音渐渐散去,这里希望我们的学校能够从回味中看到学生对音乐的热望与诉求,能够理解早在周朝将音乐列为六艺第二(礼、乐、射、御、书、数)的用意,理解音乐对人生的积极意义,能够重新审视中小学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利用班级音乐会这种形式促进音乐教学,还希望自主开展这样的活动,因为它本身就是音乐教学活动和学校生活的内容。(肖运生/区兼职音乐教研员)
文章来源:本人原创 审阅:肖运生 |
|||||||||||||||||||||||||||||||||||||||||
↑返回顶部 <<返回主页 | |||||||||||||||||||||||||||||||||||||||||
|